电话:0818-7272226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场资讯 > 初中数学

角说课稿

来源:达州家教网 时间:2024-12-03 作者:达州家教网 浏览量:
《角》说 课 稿 一、教材分析 1、本节内容所处的位置及前后联系 本节内容是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4章第3节第一课时《角》。本节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点、射线的定义及对角的概念已有粗浅的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角。本节课的学习将为后面学习角的比较与运算建立基础,同时又对今后的几何学习有重要的作用。 2、教学内容及教材处理 本节课主要内容是进一步认识角的意义,了解角的表示方法及掌握角的不同单位及简单转换。在教学安排上通过生活中角的图形例子引入,进而由直观到抽象出角的数学图形,然后引导学生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归纳出角的定义。对比角的几种表示方法,学会表示各种不同的角。在角的单位的教学中,通过学生熟知的时钟的时、分、秒的转换帮助学生认识度、分、秒的概念及相互之间的转换。 二、教法分析 1、学情分析 针对初一年级学生基础薄弱,知识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本节课在师生合作的教学模式下注重引导启发相结合,注重讲解与训练相结合。教学中加强课堂指导和交流反馈,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2、教学方法 本节课贯彻有效教学的思想,采用对比启发式教学。教学中注重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注重提供直观素材,各环节循序渐进展现。通过对比启发使学生获取知识经验。 3、具体措施 根据以上的分析,本节课将采用讲解讨论相结合,交流练习互穿插的活动课形式,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创设和谐、愉悦的环境及辅以适当的引导。同时,利用多媒体形象动态的演示功能提高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以提高课堂效率。 三、教学目标与重难点分析 根据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及学习经验,按照新课程理念的目标要求,特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掌握角的两种定义及表示方法,并在图形中认识角、熟悉角的表示方法,了解角的度量单位以及掌握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在图片、实例中找角,培养学生观察、探究、抽象概括的能力以及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数学源于生活,又为生活服务。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4、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角的定义、表示法及角的度量单位。 难点:角的表示方法的选择与角的单位转换。 教学重点的呈现:由直观到抽象,简单到复杂,逐步突出重点。 教学难点的突破:运用对比教学,讲练结合,突破教学难点。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观察实物图片,使学生发现这些实物给我们共同的形象是什么? 师生活动:师生共同欣赏图片,让学生说出自己的发现,初步感知生活中的角。然后教师小结:其实我们生活中还有好多角的例子呢,想不想去探究他们的奥秘? (创设这一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自然地把学生引入课堂。) (二)角的定义 1、你还能举出生活中角的例子吗? 引导学生举出一些有关角的实例,让学生对角有感性的认识。 (这一活动从生活中引入角,让学生易于理解,开拓学生思维,充分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引导归纳角的概念 (1)找角 让学生在实际例子中找角,通过课件演示,抽象出角的几何图形。 (2)观察角 让学生观察角,并提问角由哪些部分构成? (通过这两个活动,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为下一步学生概括角的概念做好铺垫。) (3)引导学生尝试概括,师生共同总结 角的定义: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角.这个公共端点叫角的顶点,两条射线叫角的两条边。 (4)巩固角的概念 (此题为学生创设了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3、从动态角度概括角的概念 师生活动:利用图形的动态效果演示,引导学生概括动态角的定义:角也可以看作由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而形成的图形。 引导学生认识角的本质特征:角不仅是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更重要的是两条射线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让学生注意角的两条边是射线。同时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关注学生的创造性。 (让学生在归纳中培养概括能力,使学生更好的明确角的内涵与外延,更深刻的理解角的概念,拓宽学生的思维广度,进行知识的类比迁移。) 4、认识平角和周角 通过多媒体角的动态演示直角、平角和周角的形成过程,理解几个概念。 (这一活动的设计,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角的两种概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充分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角的表示方法 1、从直观图形引出角的表示方法 A B C 角的表示方法: (1)用三个大写字母表示,顶点字母在中间;如∠ABC、∠CBA (2)用一个大写字母表示(当顶点只有一个角时)如∠B (3)用数字表示:如∠1、∠2 (4)用一个希腊字母表示:如∠α、∠β. 2、合作探究 (1)下面表示∠ABC的图是( ) (2)下图中共有几个角?请把它们都表示出来 (3)你会了吗? 将图中的角用不同的方法表示出来,并填写表格: (4)我思我进步 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注意让学生比较几种不同表示法的优劣。 (通过学生的充分讨论,明确这几种表示法的优劣性,加深印象,避免犯错。教师进行适当指导。) (四)角的度量 1、既然角的大小不同,我们怎样才能精确的度量角的大小,角的单位又是什么呢? 角的度量工具:量角器 角的度量单位:度、分、秒 1度角的定义:把一个周角360等分,每一份就是1度的角。 1°的60分之一为1分,记作"1′",即1°=60′ 1′的60分之一为1秒,记作"1″",即1′=60″ 1°=60 ′=3600 ″ 例: 1周角=   °; 1平角=   ° ∠α的度数为48度56分37秒,记作∠α= 48°56′37 ″ 2、练习:6时整,钟表的时针和分针成多少度的角?8时呢?8时30分呢? (五)小结:谈一谈,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先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然后教师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概括: 1、角的两种定义; 2、角的四种表示方法; 3、平角、周角; 4、角的度量单位及单位间的简单转换。 (六)布置作业 1、必做作业:第2题 2、讨论作业:钟表上8时50分,时针与分针的夹角是多少度? 3、讨论作业:∠AOB内部画99条射线,问图中一共有多少个角 (作业分为两种形式,必做作业有利于更好地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弹性作业不作统一 要求,供学有余力的学生课后完成,利于拓展学生思维。) 五、说明与反思 (一)设计说明 教学设计的主要指导思想是: (1)让学生了解这一章的总体知识结构,具体讲,就是在学习了直线、射线和线段性质的基础上,由它们组成新的几何图形,从而使学生认识:几何图形是由简单到复杂的组合过程. (2)借讲角的第二定义之机,用运动的观点研究几何图形,初步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加强数学的实践性,养成学生联系实际的好习惯,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通过角的不同表示法,使学生看到解决一个问题有多种方法的好处,为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打下基础. 3.本节课对课本的顺序进行了一定的更改,将直角、平角、周角与角的第二定义一起给出,这样强调了知识的系统性,更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的结构.   4.角的各种表示法的教学特别重视,反复练习,尤其是从一个顶点出发的角有两个以上时,一定让学生写对,并告诉学生在没有特殊要求的情况下,最好用数字表示角,这样既简便又清晰. 在整个的设计过程中,始终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上进行设问和引导,关注学生的认知过程,强调学生的品德、思维和心理等方面的发展。同时,考虑不同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发展层次,使不同的学生都有发展,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 (二)过程反思 在教学的设计过程中,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有意地设计了一些铺垫和引导,既巩固旧有知识,又为新知识提供了附着点,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从注意教师的"教",转向关注学生的"学"。
微信扫一扫分享资讯
相关推荐
暂无相关推荐
微信公众号
手机浏览

Copyright C 2008-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达州百年升学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蜀ICP备12049413号-3

地址:达州市西外镇金龙大道信德观天下C区三楼 EMAIL:17305259@qq.com

Powered by PHPYun.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