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和孩子说话
来源:达州家教网
时间:2024-12-03
作者:达州家教网
浏览量:
一定有人觉得很奇怪:哪个当父母的不和孩子说话?如此本能而普通的事情也要拿出来倡导一下,岂不是小题大做?!最初我也曾疑惑过它的必要性,可是当我多次翻阅众多有关家庭教育事例的观察记录之后,我发现,当下很多父母尽管每天都和孩子之间有言语上的交流,但是他们却并不是真正把孩子当作他们的说话对象,甚至并不知道怎样才是和孩子说话。
4岁的女孩萧萧正在客厅里和丘丘一起玩打气球的游戏,两个孩子的父母坐在沙发上喝茶聊天,时不时地朝他们望望,呵护几句。可能是因为跑热了,萧萧随手把外套脱下放到一旁。萧萧妈妈见了,进到卧室,拿了一件薄毛衣出来,温柔地对萧萧说:
"萧萧,你来把这件毛衣穿起来!"
萧萧正在和伙伴热烈地挥舞着丝巾,对妈妈的话没有任何反应。妈妈拿着毛衣朝萧萧走近了一些:
"来,萧萧,把衣服穿起来!"
"我不要穿!"萧萧故意站得离妈妈远了一点儿。
"要穿!"妈妈的语气加强了一些,但是依旧很柔和,一边伸手去拉萧萧,一边说,"萧萧,你感冒刚好了,快来把毛衣穿起来,不然又要受凉了!"
不料,萧萧身子向旁边一侧,挣脱了妈妈,"我不要穿!"妈妈被闪了一下,重心不稳,斜靠在了沙发上。神情虽然有些生气,但还是耐着性子继续劝说萧萧:
"萧萧乖!你看你都把妈妈弄倒了!来!听妈妈的话,把衣服穿起来!"
执拗的萧萧朝妈妈看了一眼,有些内疚,但依旧强硬地表示反对:"我不要穿!我不要穿!"
萧萧妈妈脸上露出了无奈,萧萧爸爸见状立刻出马,瞪圆了眼睛,以他特有的男中音严厉地对萧萧说:
"不穿不行!你要是不穿,下一次再发烧我还要带你去打针!"
或许是因为畏惧爸爸的威严、畏惧那可怕的"打针",或许是想尽早结束关于穿衣的冲突以便快些去打气球,萧萧顺从地穿上了毛衣——
上面的这一幕代表了人们常说的"一个唱白脸、一个唱红脸"家庭教育模式,即父母双方当中有一方先施以温柔劝说、诱哄,不成,则由另一方借助严词命令、恐吓的手段,迫使孩子就范。这两种交流方式虽然都是经由语言来完成的,但是它们却不是行为学意义上的说话,即把孩子当作一个可以独立思考的人,从孩子的反馈来推测他们行为的理由,并时时根据孩子的理由来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计划。这种做法在孩子还在襁褓之中、处处离不开成人看护与照顾的时候或许是必要可行的,但孩子过了两岁,有了自己独立的思考、判断、表达能力之后,便是非常不合适的。一方面它会为日后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激烈冲突埋下导火索,使本该轻松和谐的家庭氛围变得紧张、沉闷,另一方面则会制约孩子自我意识、独立性乃至健全人格的发展。
导致父母不会和孩子说话(或者不能正常说话)的主要原因有二。主观方面,父母总是希望自己能把孩子的方方面面都照顾好,保证他们不要有任何闪失。客观方面,因为成人和孩子之间在能力、知识各个方面的悬殊差距,孩子在父母眼里总是需要被关爱的对象,孩子的每一个行为都难以逃过父母们从成人角度所做的评判,而很难真正从孩子自身的视角去考虑。
我发现,当下很多父母尽管每天都和孩子之间有言语上的交流,但是他们却并不是真正把孩子当作他们的说话对象,甚至并不知道怎样才是和孩子说话。
坦率地说,因为主客观的联合作用,父母若想一直保证真正和孩子"说话"的姿态是不可能的:孩子毕竟不是同事,父母和孩子之间的行为往来也绝不是单纯的事务性沟通。但是既然真正的"说话"对于家庭氛围的建设、特别是对于孩子的社会性行为发展是必须的,父母们就应该努力尝试去做。
如果是这样,萧萧的父母就不会变着法儿地一味地要求萧萧按照他们的计划穿上毛衣,他们应该让萧萧先停下来,摸摸她的内衣上是否有汗,看看她是否真的需要穿毛衣,不是就不要让她穿,如果真的需要可是萧萧却极力反对,他们应该和萧萧讲清楚穿毛衣的必要性,如果还是不行,可以稍微缓解一下萧萧的抵触情绪,比如"再过一分钟请你来穿毛衣"。
就本质来说,孩子都是很懂道理的,当他们认为父母意见是合理的,基本上都会接受。当然,对于那些已经早已习惯了父母"白脸、红脸"行为的孩子来说,父母和他们真正的"说话"在起初也许并没有什么效果,但是当孩子多次从父母的行为中感受到他们对自己的信任之后,他们一定会成为一个非常好的说话对象,父母也一定会发现"和孩子说话"所带来的诸多益处。